8月26日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首次将AI定位为驱动经济社会“深层次变革”的核心引擎。这份共计14条的纲领性文件,将科学技术、产业发展、消费提质、民生福祉、治理能力、全球合作等六大领域纳入人工智能普及应用的重大领域。
其中引发广泛关注的,是《意见》第四条“人工智能+”民生福祉中明确提出的“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就业风险评估,引导创新资源向创造就业潜力大的方向倾斜,减少对就业的冲击”。这一表述既回应了AI技术高速发展下的社会关切,也为各行业平衡“技术赋能”与“就业稳定”提供了政策指引。而作为数字内容前沿阵地的游戏产业,如何处理好“生产力跃升”与“从业者就业”的矛盾,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。
一、AI重塑游戏业:生产力跃升与业态革新
AI对游戏产业的改变,首先体现在生产力的指数级提升。Epic Games CEO Tim Sweeney曾在接受韩媒采访时预测,游戏行业将在两年内发生显著变化,内容生产力将提高3到10倍,3D艺术等资产的质量也将显著提高。这一判断正在被行业实践印证——国内游戏行业,传统2D立绘、场景原画的制作周期因AI工具接入被大幅缩短,买量素材的生成效率大幅提升。而在海外市场,AI生成能力也已经深度嵌入游戏开发管线。谷歌云与哈里斯民调公司合作的一项研究显示,约87%的游戏开发者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,并表示人工智能有助于自动化重复性任务,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具创意的工作;微软CEO纳德拉此前披露,微软代码库20-30%代码由人工智能生成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商业模式的变革。《意见》第二条“人工智能+”产业发展中提出“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”,鼓励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、组织架构、业务流程等。AI驱动的“按需生成游戏内容”“动态难度调节即服务”等全新形态,可能催生一批“智能原生企业”——它们以AI为核心底层逻辑,从内容生产到用户服务全面智能化。对于中小团队,这也意味着有了更多对抗巨头垄断的破局机会。
二、AI浪潮下的新就业图景:风险与机遇并存
效率提升的另一面,是就业市场的动荡。《意见》在第四条“人工智能+”民生福祉中明确提出,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就业风险评估,引导创新资源向创造就业潜力大的方向倾斜,减少对就业的冲击。据人力资源机构Challenger, Gray & Christmas的最新数据,仅今年前七个月,美国就有超过1万个岗位消失与生成式AI的应用直接相关。该机构认为,AI已跃升为年度前五大裁员原因之一。
回顾技术发展史,几乎每一次跨越式技术迭代,最终替代的并非人本身,而是人身上的“工具性”。当AI接管重复性、基础性工作后,人的创造力与智慧,在技术的助力和托举之下将愈发珍贵。就像ATM机普及时,银行柜员只是将基础存取类的服务交给机器,其专业价值在财富管理等方面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;动作捕捉技术曾一度引发“动画师消失”的担忧,但最终催生了引擎动画师、技术美术(TA)等更高阶岗位。《意见》提及的“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,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”,精准预见了这一趋势。当前,游戏产业已涌现出一批“AI+传统岗位”的新职业,如AI训练师、智能关卡策划等。
除了加速新职业的产生,人工智能技术还推动了灵活用工市场规模的扩大。数据标注员、数据审核员等工种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相对于传统职业更高,自雇就业、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用工方式受到更多用户、企业青睐。在这一背景下,一些创新平台已率先探索人机协作的落地路径。网易伏羲旗下的网易有灵众包平台正是人机协作的范例,平台通过将任务分解为适合人机协作的模块,让自由职业者、宝妈、学生、残障人士等多元群体也能参与AI训练、数据标注等工作,在灵活就业中实现能力提升与收入增长。
三、从政策到实践,网易有灵众包的“人机协作”范例
《意见》中,国务院设定了明确目标:到2027年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%。智能体的普及,意味着更多重复性、规则性的工作将由AI承担,而人类则聚焦于需要创造力、情感连接、复杂决策的环节。这与网易伏羲的理念不谋而合:AI是人类智能的一种延伸,可以将人类从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,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做更多自由、有趣的工作。
网易有灵众包平台基于AOP(⾯向智能体编程),通过模拟人类社会的协作机制,让AI智能体与人类智能体动态协作,实现“产消者通过定义任务、发布任务、匹配智能体、协同执⾏任务、验收结算”的全流程闭环。对个人工作者来说,网易有灵众包平台能够帮助更多普通人参与到科技浪潮的发展中来。只要有手机/平板/电脑,就可以通过AI人机协作的方式完成适合自己的任务,获得收入。对于企业来说,网易有灵平台上能力多元的散户大众与丰富的AI智能体,结合精准智能体画像、群体智能、回报分解技术,可以帮助用工方大大降低用工成本和风险,进而促进虚拟和实体产业的加速发展。
正如网易伏羲在2025全球产品经理大会上分享所言:“我们不卷生产力,只聚焦生产关系;让工作变成更有趣、更自由的合作。”
四、破解技术瓶颈:伏羲具身智能三大创新架构
当 AI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深水区,政策的温度与技术的速度需要形成精准共振。《“人工智能 +” 行动意见》的出台,既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注入政策动能,也通过就业风险评估机制筑起人文关怀的防线。网易有灵众包平台的实践表明,人机协同绝非简单的效率工具,而是构建产业生态的关键支点 ——用AI释放重复劳动,让人类专注创新,让“效率”与“就业”不再对立。政策指引与市场实践的双重推动,正为人机共生的智能社会勾勒出充满活力的未来图景。
扫码入群
交流人工智能前沿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