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算法遇见社交:解码游戏世界的连接密码|2025游戏安全与创新大会实录

发布:2025-09-16 15:15:11
阅读:166
作者:网易伏羲
分享:复制链接

当算法遇见社交:解码游戏世界的连接密码|2025游戏安全与创新大会实录

日前,2025游戏安全与创新大会圆满召开,大会以“AI融合创新”与“全链路安全防护”为双主线,聚焦游戏策划与运营核心问题,深度解析AI与游戏结合的提效、玩法及体验升级路径;同时直面开发、运营、发行、支付、出海等阶段的关键挑战,涵盖作弊、合规、欺诈等议题,助力从业者互学互鉴,推动游戏产业安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。

会上,网易伏羲用户画像算法专家沈旭东带来主题演讲《游戏中的社交网络和算法落地》,系统分享了通过算法技术优化游戏社交生态的探索与实践。

一、社交网络:游戏生态的节点与生长法则

“任何两人之间平均只隔着五个人”的六度分隔理论,揭示了现实社会是由弱连接编织的庞大网络本质;游戏世界里,玩家同样通过情缘、队友、帮会等玩法,构建起独特的虚拟社交生态。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生态,团队采用“网络化建模”:

玩家是网络中的“节点”;组队、加好友、私聊等互动则是连接节点的“边”;互动频次与类型构成边的“权重”。以上这些因素结合,就组成了一个个“社团”。

基于此,团队使用了两个关键指标:“度值”衡量玩家与其他玩家的交互度;“集聚系数”反映玩家社交圈紧密程度。

这些看似抽象的指标,实则与游戏体验紧密相关。通过对网易某款游戏的长期观测,团队发现:规模增长的社团,玩家周均在线时长与对局场次会持续提升;规模接近饱和的社团,若集聚系数更高则活跃度更突出;而始终保持增长的社团,整体活跃度优于规模不变的群体。这印证了一个规律:适时优化社交网络,能有效提升玩家粘性与留存率,比如推动社团扩容、强化内部连接等。

二、个性化算法推荐:让社交连接更懂玩家

基于对社交网络的深度洞察,团队开发了个性化社交推荐算法,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玩家实施差异化策略。例如,对新玩家,推荐社交友好型玩家助其融入;对回流玩家,通过共同玩法修复历史关系;对成熟社团,通过组队玩法推动弱连接转为强连接,并重点维护KOL节点以避免社群瓦解。

此外,为了让推荐更“懂玩家”,团队还从打法风格、游戏水平、社交积极性三个维度将玩家划分为八类人群(如“可靠大佬”“社交达人”)。不同群体对队友的偏好差异显著,这为精准匹配提供了依据。在算法设计层面,通过图网络嵌入提取社交关系向量,结合自注意力行为序列分析对局风格,辅以战绩数据判断游戏水平,最终形成玩家的完整画像,并配合多场景专家网络提升推荐效率。

目前,这些技术已在《永劫无间》手游落地:“找搭子队友推荐”以成局率、复玩率为目标,结合推荐理由提升邀请成功率;世界频道通过语音意图分析实时捕捉组队需求,让推荐更贴合玩家真实意图;匹配机制新增“社交匹配度”因子,让队友间后续互动概率显著增加。

A/B测试数据显示,方案上线后组队邀请率、点赞率、加好友率均提升10%以上,新玩家实验组的社交网络生长更快、更紧密,7日登录率较对照组高出2.3个百分点。

三、以算法构建有温度的游戏社交生态

社交算法的目标并非替代人类互动,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放大情感连接的可能性。当算法足够“懂人”,游戏中的每一次连接将更有温度。伴随大语言模型与智能NPC技术的快速演进,团队将持续完善动态监测与自动化策略,并探索智能NPC作为“社交催化剂”的深度价值,将其作为连接玩家的桥梁,让社交互动从 “被动触发” 转向 “主动发生”,推动玩家间真实社交关系的自然生长。

扫码进群
微信群
了解更多资讯